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

Teardown: 手動電鑽 & 行星齒輪組

這一篇的主題為拆解手動電鑽,如下圖所示。
這種電鑽好用在有高的減速比,讓使用者不僅僅可以放鑽頭,高速鑽穿東西。
也可以用來鎖自攻螺絲,這種帶有pitch的螺紋而需較慢鑽入的緊固件。

首先打開側邊的外殼,所有的元件就一目瞭然。
對照下面的方塊圖來解說:以電池當作電源,經過開關來決定驅動與否。
電流進入到DC馬達之後,經過行星齒輪組減速,再配上夾頭,就可以轉動鑽頭了。

在按鍵的地方值得一提的可以改變轉動的方向,
先是紅色Latch(1) 向上推,把按鍵的連桿(3) 拉到上側的軌道
當使用者按下按鍵(2) 連桿就會循著上側推入。
反之紅色Latch向下,側連桿(3)就會進入下側的軌道。

把外殼都拿掉,仔細看到
(1) 馬達後面還接了磁鐵圈消磁。
(2) 流進馬達的電線上也接了104電容,穩定啟動與關掉的電流。   

馬達則是東莞的金霸的馬達 (12V)

分開減速齒輪與馬達端

我特別把減速的行星齒輪拆得細一點,因為這是重點的部分。
它裡面剛好有兩組行星齒輪:
馬達出來是太陽齒,帶動行星輪與其支架,然後環輪是固定的。

以下將齒輪組畫成方塊圖:A1是第一組的太陽輪,B1是第一組的行星輪,
C為兩組共同的環輪,且在此當作固定輪,
B1'是行星輪的支架,同時與第二組的太陽輪A2結合在一起。
其中齒數在下圖中都有標出來。

在知道齒數之後,就用V = R ω去推導行星齒輪的減速比。
詳細的推導就不寫了,結論直接列在下面。
這次拆解的元件屬於第一類的太陽輪驅動,行星架輸出,兩組合計減速36倍。

 接下來就是夾頭的部分,不過我手上沒有工具可以做剖面圖,
所以我就直接畫一個剖面圖來說明:


使用者轉動「D」外殼以轉動「C」齒,
C會繞著軸心旋轉,但不會延軸心移動。
但「B」齒因為不會繞軸心旋轉,在被C咬合的情況下,
B會延軸心移動,且逐漸向軸心靠近,這樣就可以縮小內徑來夾住鑽頭。
結論:
電鑽沒有太多的電子元件,但其中的 (1)行星齒輪與 (2)夾頭機構十分有趣。
了解之後,可以活用在許多機構所需要的功能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夾頭的D與C是用什麼鎖固黏死的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C和D是可以繞軸心旋轉的,但不延軸心移動,所以B才可以左右移動。

      刪除